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

时间:2025-04-07 23:39:35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喜欢玩摄影的人都知道摄影也是分为各种各样的流派的,不同的摄影流派都有不同的代表人物。那么接下来就由小编带大家详细的了解一下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的相关内容。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1

绘画主义摄影

普莱期(?-1896)的男爵之宴、鲁宾逊漂流记、宝塔情景;罗宾林的当一天工作完了的时候、秋天、两个小姑娘、弥留、拿着毒药瓶的朱丽叶、黎明和落日;雷兰德洗礼者圣约朝霞之首、伊菲吉尼亚、优迪特与荷罗佛尼斯;金马伦夫人(1815-1897)的汤姆士卡莱尔和尼达(1820-1910)的弥留之际的嚣俄等等。

写实主义摄影

英国勃兰德的《拾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故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法国韦丝的《女孩》等等

自然主义摄影

这一派著名的摄影家有德威森(1856-1930)、威尔钦逊(1857-1921)、葛尔(?-1906)、搔耶(1856-?)、萨特克利夫(1859-1940

纯粹主义摄影

斯特兰德(1890-?)和Group f 6.2摄影组织中的青年摄影家,如亚丹斯、根令翰等

印象主义摄影

其著名摄影家有杜马希(?-1937)、普约(1857-1933)、邱恩(1866-1944)、瓦采克(1848-1903)、霍夫梅斯特兄弟(1868-1943;1871-1937)、杜尔柯夫(1848-1918)、埃夫尔特(1874-1948)、米尊内(1870-1943)、辛吞(1863-1908)、奇里(1861-1947)等。

新现实主义摄影

新即物主义的著名摄影家有桑德(1876-19 64)、勒斯基(1871-1956)、黑葛(1893-1955)、希尔夏(1881-1948)休利曼、霍培(1878-?)、埃夫特(1874-1948)、威斯吞、亚当斯(?-1902)等。

主观主义摄影

该派著名的摄影家有美国的托马斯·道韦尔·麦阿沃依;英国的茜莉特·摩戴尔;法国的维克托·哈夫门;以及路易斯·达尔·沃尔夫、彼得·斯塔克彼尔·布鲁维奇等等。

抽象主义摄影

尚有史格特、芬宁格、安真兰特、佛莱泰、温隙斯特、格连巴晤、夏德和布留奎尔

超现实主义摄影

变形人体摄影家布兰特;肖像兼宣传摄影家卡逊以及布鲁门塔尔、洛林、哈尔斯曼、赖依等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2

摄影流派简介

写实主义

一种发挥摄影纪实特性的流派。在审美价值上往往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大于审美作用,感召性和见证性多于欣赏性。写实摄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摄影流派,延绵至今,仍是摄影艺术中基本的、主要的流派。它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摄影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该流派的摄影艺术家在创作中恪守摄影的纪实特性,在他们看来,摄影应该具有"与自然本身相等同"的忠实性,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只有具有"数学般的准确性",作品才能发挥他种艺术媒介所不具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A·斯蒂格利茨曾说:"只有探讨忠实,才是我们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又反对象镜子那样冷漠地、纯客观地反映对象,主张创作应该有所选择,对所反映的事物应该有艺术家自己的审美判断。著名写实摄影大师刘易斯·海因就说过这样的名言:"我要揭露那些应加纠正的东西;同时,要反映那些应予表扬的东西。"可见他们崇尚艺术应该"反映人生"的观点。他们敢于正视现实,创作题材大都取于社会生活。艺术风格质朴无华,但具有强烈的见证性和提示力量。

最早的写实摄影作品当推英国摄影家菲利普·德拉莫特于1853年拍摄的那些火棉胶纪录片。稍后,则是罗斯·芬顿的战地摄影和六十年代末的威廉·杰克逊的黄石奇观。1870年以后,写实摄影渐趋成熟,开始把镜头转向社会,转向生活。如当时的摄影家巴纳多博士就拍摄了流浪儿童的悲惨境遇,而震动了人们。

由于写实摄影作品所具有的巨大的认识作用和非凡的感染力,逐渐在新闻领域中占据了自己的地位。九十年代美国摄影家雅谷布·里斯关于纽约贫民窟生活的那些作品,就是这方面的奠基作品。

主要摄影家和作品

随后,写实摄影家人才辈出,作品都以其强烈的现实性和深刻性而著称于摄影史。例如英国勃兰德的《拾煤者》;美国R·卡帕的《通敌的法国女人被剃光头游街》;法国韦丝的《女孩》等等,不胜枚举。

绘画主义

特点

追求绘画意趣,以绘画造型原则规范自己的摄影创作。绘画主义分为两种: 1、绘画派:摹仿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画面结构严谨,布局考究,经导演、摆布和暗房加工而成。情节性、叙述性和寓意性是其艺术上的特点。 2、画意派:寻找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表现存在于自然中的美的形象。绘 画 主 义 摄 影

绘画主义摄影是励行于二十世界初摄影领域的一种艺术流派,它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的英国。

该派摄影家在创作上追求绘画的效果,或“诗情画意”的境界。它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仿画阶段;崇尚曲雅阶段;画意阶段。

绘画主义摄影家提出,“应该产生摄影的拉斐尔和摄影的提茨安。”

绘画主义摄影经历了较长的发展时期,第一个绘画主义摄影菜是英国画家希路(1802-1870),他擅长人像摄影,作品结构严谨,造型优雅。1851年至1853年,是绘画主义摄影的成长时期。1869年,英国摄影家HP罗宾森(1830-1901)发表了摄影的画意效果一书,他提出:“摄影家一定要有丰富的情感和深入的艺术认识,方足以成为优秀的摄影家。无疑的,摄影术的继续改良和不断发明启示出更高的目标,足以令摄影家更能自由发挥;但技术上的改良并非就等于艺术上的进步。因为摄影本身无论如何精巧完备,还只是一种带引到更高的目标而已。”为该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1857年,OG雷兰德(1813-1875)创作了一幅由30余张底片拼放而成的、具有文艺复兴风格的作品:两种生活方式,标志着绘画主义摄影艺术上的成熟。

这一时期的作品,其题材大都富有宗教色彩,含有一定的规喻性。拍摄时,预先打好草图,然后利用模特儿、道具,组织和安排场面,并通过暗房加工而成。追求照片画面的绘画效果。

随后,绘画主义摄影的内容有所扩大,但风格仍崇尚古典主义,造型和构图仍具学院派的法则,因而显得含蓄、沉表、典雅。

当该流派发展到画意阶段时,追求作品的情感、意境和形式的美,依旧是它的特点。

由于绘画主义摄影家强调艺术修养:“如果想要使摄影在艺术上有地位,摄影家就必须首先培养起审美的能力和扎实艺术的修养。”所以其历史功绩是把摄影从初期机械地摹写对象引导到造型艺术的领域中去 ……此处隐藏4710个字……"对我来说,摄影就是在一瞬间里及时地把某一事件的意义和能够确切地表达这一事件的精确的组织形式纪录下来。"因而这一流派的艺术特色是客观、真实、自然、亲切、随便、不事雕琢、形象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堪的"派中的摄影家,就其美学思想和创作倾向而言,情况是比较复杂的,虽然他们都崇尚人性世态的表现,且大部分都从事于新闻摄影工作,但有的为自然主义者,有的为写实主义者。

该流派的催生作品是一八 九三年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迪格的《纽约第五街之冬》,而真正完成者则是德国的摄影家埃利克·沙乐门博士。他用小型相机在一次德法总理举行的夜间会议结束时拍摄的《罗马政治会议》,由于它的生动、真实、朴实、自然,而成为该流派名垂摄影史的经典作品。

在摄影美学上,他们认为"以摄影的基本特点为基础的照片,是画家或蚀刻家所无法模仿的,它具有它自己的不可分割的我,具有自己特殊的表现力,甚至是用其他媒介不可能表现出来的特性"。其次,对客观事物的表现,他们重视和强调独创性,说:"(摄影家要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世界,不要通过别人的眼光来看世界,而这正是区分照片是平庸还是高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的标准。"

摄影家作品

该派著名的摄影家有美国的托马斯·道韦尔·麦阿沃依;英国的茜莉特·摩戴尔;法国的维克托·哈夫门;以及路易斯·达尔·沃尔夫、彼得·斯塔克彼尔·布鲁维奇等等。

  现代摄影各个流派

现代摄影艺术虽然风格各异,内容五花入门。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与传统对立。

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认识社会生活,以新的审视角度来研究摄影的表现对象,在摄影创作上表现出形成的多样化,包括摄影艺术价值观念的新变化。

如果说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多种选择。

交叉运用多种视觉语言形式,包括照片,绘图和文字来表述思想。

现代摄影特点是求新、求变,他们不断在探索前人从未涉猎过的'那些领域,因而必然会带来在观念或形式上的革新。

“现代”并不仅仅是时间的表述,而是它的艺术风格,这种风格的特点就是对传统摄影的反叛。

一、画面内容的不确定性

传统摄影鲜明的主题,是一种单向性思维方式,只能触及表层,并不能全方位地认识外在世界。

现代的艺术创作是个复杂过程,在这个主体交叉,五光十色的矛盾运动过程中,摄影家以自我情感为中介,听凭艺术想象力来构制形象。

只有不确定性才会调动观者的思考,也才能反映复杂多样的外在现象。

标题上大多中性,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观众无法从中窥见作品的意义指向。

照片越完整,多义性的可能就越小。现代摄影艺术,则努力破坏画面的完整性,以阻挠观者明白。这种在表现上的广泛性、不确定性就是产生多义性的心理基础。

现代摄影家认为,正是这种照片在作品的容量与表现力方面,才为其内涵提供了无限扩展的可能。

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传统摄影先期以来只接受一种模式,一种较单一的外在形成。这种表现形式的单一性,阻碍了摄影艺术的发展。

现代摄影在形式上注意摄影家对于外在客观的主观意念和个人感受。

现代艺术摄影家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方式。

毕加索说过:如今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只用最纯的艺术已经不够了,要用所有形式的艺术才行。

西方现代摄影艺术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并不是偶然产生的,它的存在和发展有着客观的现实基础。

三、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

传统摄影家把写实作为艺术的本质特征,他们以客观现实作为表现对象,以真实和具体的视觉形象塑造出具有美学价值的艺术作品。现代摄影艺术认为,以再现客观现实为主要目标的摄影活动已经过时。认为摄影艺术不应局限在纪实的表层范围内,摄影应跨越自身的局限,从客观世界进入主观世界,探索和寻求新的语言形式。

现代摄影艺术从客观走向主观,这是与西方的艺术思想分不开的。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已风行整个西文世界。他们以为,在人们之外不存在任何现实的东西,只有个人的感觉和智能方面的意识才是现实的。

为了了解世界的本来面目,就要揭示人的内心情感。

他们拍摄的对象不是客观现实,而是追求一种心理和精神的表现。

客观外界的事物,只不过是摄影家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载体。

四、观者参与的互动性

一幅作品潜在的美学特征,只有在观者的理解和参与活动中,才能获得艺术生命力。

传统摄影家是让观者被动地接受其作品,而现代艺术摄影家则是让观者主动参与和积极介入。

在现代艺术的发展中,观者的参与意识是现代意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这是与整个现代文明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强化同步。观者愈来愈多地参与了艺术家的探索,共同介入艺术创造过程。

只有观者把各自不同意识契入照片中时,照片的创作过程才告完结。

观者的参与,扩展了表现度。现代摄影家在作品展出时,常常营造出一定的气氛,以便于观者的介入。

现代摄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们不把作品看作是最终目标,而把作品的最后完成权交给观者。

现代摄影家并不想让他的作品流芳百世,而只是想让观者进入他的艺术境界。

现代摄影家认为,传统摄影利用是纯熟的技巧,驾驭光影色彩,结构等造型语言手段,塑造出美化,虚假画面,这些作品是观者容易看懂和看得习惯的。而现代摄影家,他们要改变观者对作品的欣赏习惯。在表现形式方面,表现畸形和荒唐反常的景象,是为了引起观者的惊奇和困惑。他们常以荒廖的思维原则和矛盾的表现方法,以极端矛盾对立、不可思议的方式来展示世界。

五、跨越时空

打破空间界限,冲破瞬间观念,在作品中拆除具有某种完整意义的视觉时空表现。

他们反映的现实不存在于普通的三度空间中,而是存在于人们心灵臆想的空间内。他们把超现实、梦幻和潜意识当作艺术创作的源泉。

六、美丑观念的更新

现代摄影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对传统审美价值的怀疑和挑战。现代摄影家表现出对丑的偏爱,反映了他们对传统摄影崇美抑丑的反叛。他们认为丑是千变万化的。而且丑比漂亮的美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现代摄影家认为:形式越可怕,也就越有吸引力。

排除预先的拍摄目的和意图,而去强调无意识的机缘性或偶然性,追求艺术创作上的自然无为。

他们淡化典型,选择生活“原生态”面貌。使观者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观察,去直接感受生活。

拍摄的题材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这些东西安排在一起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

传统的艺术摄影作品是有秩序的完美的整体,每个细节都被安排在最佳位置上,与主题无关的内容都被删除。现代摄影艺术认为这是僵化的创作形式,而随意性的游离状态才是最好的选择。毫无规范性的表现手法,才能给艺术表现上带来最大的自由。

现代摄影本身可以算一种流派,和其他摄影流派也会产生交集。

《摄影流派及代表人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